找到相关内容637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

    的性相并关系。第二《智纳息》,广释智和识,非我的行相、二心不俱起、心心所等无间缘、记忆和忘失、六根、六境、名句文身、六因、随眠、断惑等问题。第三《补特伽罗纳息》,广释十二缘起的流转和还灭等性相关系,...多罗那他《印度佛教史》第十二章所述中国的藏地学者有关此事的传说略同玄奘所说,并称会众中有五百罗汉,五百菩萨、五百班抵达相聚结集,而称之为第三次结集云云。因而古来通称此论是迦腻色迦王时世友等五百大阿罗汉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74969163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学佛的次第

    就是佛教,为了便于了解四谛的大概轮廓,列表如下:   四、缘觉乘──十二缘起   缘觉乘,梵语为pratyekabuddha-yna,又作辟支佛乘、独觉乘。缘觉,从断惑证真而言,与声闻是一样的。但两者...行缘识,识缘名色,名色缘六处,六处缘触,触缘受,受缘爱,爱缘取,取缘有,有缘生,生缘老死”。这就是十二缘起,又称为十二因缘。   十二因缘是有情众生从过去到现在,从现在到未来,生灭轮转的十二个程序: 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3069465.html
  • 《中论》各品大意

    以“十二缘起”为根本,说明世间众生和诸法的因果轮回体系。认为我空而法有,我是由十二因缘缘起而有,而能缘起我的十二因缘法是实有。在大乘法中佛说一切法皆空无所有,有人便认为此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空无,成为...因此,《中论》的中心思想也在于引导众生悟入“佛之知见”,令学教者能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佛陀的教意。一部《中论》皆在以“缘起性空”为思想贯穿全文,使学教者能从性空的理论正确认识诸法实相毕竟空寂不可得,由此而断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5969576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人生篇(一)

    ,必先知有情聚之来源,即对于十二缘起论中由识而有名色,由识生则名色生,由识灭则名色灭;所云灭谛,当深切了解于此也。一切种子皆在第八识中,无始以来,种生现行,现行重熏种子,种复引种故,以致生死流转无尽。...行善而为人群谋(P263)福利的慈善家们,又何必如是牺牲自身的一切而去为善呢?所谓“作恶何畏,作善何为”?佛教为对治这班丧心病狂者的心理,特用一切皆是“因果缘起”的真理,去一脚推翻他们偶然如是的谬论。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370430.html
  • 佛教的生态主张初探

    起」、「与其它关联而起之现象界的状态」。  缘起说最基本的形式说明是: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  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【注一八】。」水野弘元先生称之  为一般缘起,而把十二缘起称为价值缘起。一般...  本文针对佛教的生态主张,探讨有情为本的伦理观、缘起  与生态原则,以展开和当代生态思想的对话,尤其是「自然的  权利」与生态体系的四大原则的论点,经由对比研究,凸显佛  教所隐涵的深刻的思想资源,...

    林朝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270804.html
  • 俱舍论释题

    余年横说竖说的一切教法,也无不  是四谛,所为四谛在佛的教法中,占有最高的地位。阿含以  「我说缘起」为宗,实际缘起就是四谛,可说﹕四谛是十二  缘起的归纳,十二缘起是四谛的演绎。从四谛的次第看诸品 ...俱舍,就发  生了间接而又深切的关系了﹗  阿含是佛法的根本,是如来住世时亲口所宣说,其内容  说明的不外是﹕三科、四谛、十二因缘、三法印、人天因果  及出离因果诸法。三科是佛以之说明万有根本的,阿含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1971083.html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(初分)

    品类,然果现成染器现前即显现无量品类诸法。是为大乘中微细甚深缘起。  略说缘起有二,差别自性及差别爱非爱。此中依止藏识生起诸法,是为差别自性,为自性种种差别之缘性故。  复有十二缘起支是为差别爱非爱,为...彼胜觉因。  由说十处成殊胜  故许大乘觉者语。  何故如是次第说此十处耶。谓觉有情且先于诸法因得善巧已,方应善于缘起。  次后得远离增益损减两边,应善于彼诸缘起法(之)相。  如是勤修觉有情应当通达所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6.html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

    无量  品类诸法。是为大乘中微细甚深缘起。  略说缘起有二,差别自性及差别爱非爱。此中依止藏识  生起诸法,是为差别自性,为自性种种差别之缘性故。  复有十二缘起支是为差别爱非爱,为善趣恶趣中爱非爱 ...次第说此十处耶。谓觉有情且先于诸法因得善  巧已,方应善于缘起。  次后得远离增益损减两边,应善于彼诸缘起法(之)相。  如是勤修觉有情应当通达所善取相,由此从诸障中心得  解脱。  次后通达所知相已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7.html
  • 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

    力图解决因早期佛教心识结构的不完整性而带来的理论困难。  1、唯识学理论建立的初衷:原始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十二缘起论。其中包含两大思想:一者轮回。二者业感理论。在原始佛教阶段,有关心识理论只有六识说,即眼...最为重要的。如来藏与唯识学在思想上可以比较的地方很多,首先我们不妨从两家最为重要的概念即‘如来藏’与唯识学的‘阿赖耶识’开始。而要对此二者进行比较,首先得从如来藏与唯识学各自的‘理论的缘起’谈起,由此...

    慧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173537.html
  • 唐法成《瑜伽师地论释》科

    缘起观智于出生死最为要故。  己十一、依八圣道  《正行经》中,说正见等八支圣道,名为瑜伽。趣涅槃城此为胜故。  己十二、依戒定慧  《毗奈耶经》,说修戒等名曰瑜伽。戒定慧学因中胜故。  己十三、...十二缘起;五障碍依,谓诸天魔;六苦恼依,谓诸欲界;七适悦依,谓诸定乐;八后边依,谓阿罗汉。相续诸蕴,今全取一,最后边依。除六摄事,流转障碍,取余一分。  又此地中,有四寂静:一苦寂静,谓当来苦,毕竟不生...

    王孺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5073719.html